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周之正而行夏之时以行夏之时
说春秋盖昉于此然何氏固以建子为周之春但疑春
不当言狩而妄为之辞至程子门人 刘质夫
则曰周正
月非春也假天时以立义尔则遂疑建子不当言春此
胡氏夏时冠周月之说所从出也先儒见孟子谓春秋
(第 4b 页)
周之正而行夏之时以行夏之时说春秋盖昉于
此然何氏固以建子为周之春但疑春不当言狩而妄
为之辞至程子门人 刘质夫
则曰周正月非春也假天
时以立义尔则遂疑建子不当言春此胡氏夏时冠周
月之说所从出也先儒见孟子谓春秋天子 (第 29b 页)
周之正
而行夏之时以行夏之时说春秋盖昉于此然何氏固
以建子为周之春但疑周不当狩而妄为之辞至程子
门人 刘质夫
则曰周正月非春也假天时以立义尔则
遂疑建子不当言春此胡氏夏时冠周月之说所从出
也家氏亦知夏时冠月之非 (第 22a 页)
   之前谢氏颠末有可考否
谢湜于宋儒林中无所见尹和靖语录云蜀人谢湜以
所著春秋请正程子程子答以更二十年方可讲此则
当与 刘绚
同时胡氏行辈稍后之矣今观其书亦无甚
精蕴以之备春秋一种可耳湜尝赴京先至洛见程子
问以何往答曰将试学官 (第 9b 页)
毋以罗太史铭若尔吾哀移以表尔
祖妣之墓吾瞑目矣至是请果走汛来如其处分语于
乎死不忘亲吾其何辞遂次所授 刘绚
状付归镵之墓
庶几览者知有是子必先有是母也清乡进士暨汛以
下袖然孺人之泽方瀼瀼云
 
 
  (第 15a 页)
  右五十九章


  程子之徒其 刘绚
之平正尹焞之强毅乎确守圣经异
端不得而惑之尹子庶乎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者论者
谓其无用岂有别见与

   (第 19b 页)
 (穿凿张元德春秋集注较胡氏特平正洪武初诏颁/学宫今人罕见其书矣余志在表微故采之独多)
 (刘原父权衡以辨误为功陈君举后传以不书立义/吴临川纂言汪新安纂疏李庐陵会通皆能阐绎微)
 (指又 刘质夫
许襄陵孙明复高息斋王彦光吕永嘉/家则堂诸解大全去取未必悉当今择其粹者录之)
 (叶石林赵木讷戴岷隐黄 (第 25a 页)
  季札不书公子辨
季札止一见于经襄二十九年聘鲁而不书公子杜氏

以为其礼未同于中国止斋陈氏以为书札者同于楚
椒秦术皆非命大夫也常山 刘质夫
则云辞国而生乱
札实为之春秋因其来聘去公子以示贬胡康侯张元
德皆主其说愚考寿梦子四人长诸樊次馀祭次夷 (第 23a 页)
周之正而行夏之时以行夏之时说春秋盖昉于此
然何氏固以建子为周之春但疑春不当言狩而妄为
之辞至程子门人 刘质夫
则曰周正月非春也假天时
以立义尔则遂疑建子不当言春此胡氏夏时冠周月
之说所从出也先儒见孟子谓春秋天子 (第 4b 页)
旦编年先经后传柳仲涂欲赠一剑意尊经也程伊川
初令门人 刘质夫
作传后来却又亲笔未知何以窥圣
人用心胡文定潜心三十年而传始成夏时冠周月之
论至今可疑朱晦庵从诸先生长 (第 8b 页)
不期谪
涪启手足时却有中庸解取出烧了曰易传足矣何以
多为先生又曰得他留此书在也好烧了可惜春秋闻
分与 刘质夫
诗书不知分与谁诗序二篇则先生自为
之不可不知
先生曰某向在伊川席下有学者云关中诸公欲节礼
记出看伊川 (第 8b 页)
序其文累千数言不能自己
惟恐其湮没无闻于天下后世其心公矣今先生大人
主盟斯道非若欧公以铭章自任而已如 刘绚
者虽不
幸赍志而没然能以正自守不为淫邪之所惑虽古鲁
男子不是过也㐲乞一言以表其墓庶不没其为善之名 (第 22a 页)
   王存磨勘改朝散郎
   梁惟简供备库使
   张璪光禄大夫资政殿学士知郑州
   赵君锡大常少卿
    刘绚太学博士
   邓羲叔主客郎中
   林旦侍御史权淮南运副
   田待问淮南运判可淮南提刑
   陈弦可仓部郎 (第 59a 页)
黄公墓志
士好学短命。乃为士者之不幸。似若无与于道。然自孔门丧颜渊哭之恸曰。天丧予天丧予。而程门之于 刘质夫。
朱门之于吴伯丰。皆如孔门之恸颜渊。何哉。丧传道之人。使道中绝。殆无异于为道者之自丧。此千古为道者之同 (第 317H 页)
  刘绚
为寿安主簿。岁大旱。府遣视伤。所蠲财什二。绚力争不得。封还其揭。请易之。富弼叹曰。真县令也。
 郑宅 (第 397L 页)
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此乃以器言而非道也。观乎此言。其所以分截于道器者。岂不明快。而此段与前段。俱是 刘绚
录师训。而相联次于上下。则恐是一时之语。亦可以参互而相发矣。
整庵论朱子不离不杂之说曰。谓慈之理不离 (第 549L 页)
 胡武夷曰龟山积于中者纯粹而闳深。见于外者简易而平淡。
 程子曰游君(定夫)德器粹然。问学日进。
侯河东师圣曰明道和平简易。 刘绚
庶几似之。
 李端伯曰 (第 213H 页)
质夫
养之温温。淳乎善也。发之铿铿。坚不变也。
朱子曰熹少时闻谢先生行事。皆高迈卓绝。使人兴 (第 213H 页)
。闻先生之道者。莫不惊疑骇愕。而其能早自私淑。翕然尊亲。使学者视效而信从。惟我叔敬与其兄晦谷是已。昔 刘质夫
于李端伯为外兄弟。而程伊川称其同邑而居。同门而学。才器相类。志尚如一。盖寄其所遇之幸。非他人之比也。 (第 172L 页)
今叔敬兄弟。以同胞而遇古人之所遇。则岂不尤幸。而人之奇之也。亦岂但 质夫
端伯之比也。不幸数年之间。相继而没。又与二子同。而其得年尤啬。何幸之甚。而乃反为不幸之甚也。呜呼。天 (第 172L 页)
之艰于斯文久矣。兄安得寿其年而久于世耶。然 质夫
端伯之亡。伊川所以惜之忧之之语。皆足以表章其德。徵信百世。则岂不为二子之大幸。而今叔敬兄弟。生而其幸 (第 172L 页)
矣乎。明道先生之言曰中之理至矣。独阴不生。独阳不生。偏则为禽兽为夷狄。中则为人。中则不偏。常则不易。 (刘质夫
录。)又曰天地之间。非独人为至灵。自家心便是草木鸟兽之心。但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尔。(李端伯录。)整庵最 (第 386L 页)
。尽见于此书。此自是前人成本。而各以己意。随手改窜。转成别样面目。是仆等亦将与被收司之科矣。昔程子使 刘质夫
作春秋传。既成。见之曰。须某自作。余正甫编礼书。朱子曰。此书他时必有两本。盖义有不安则不可以苟从。方 (第 468L 页)